什么是气血?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,通常认为其“气色好”。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,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、温暖人体、防御外邪等功能。就像是人体的“汽油”,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,防御各种病毒入侵。中医说的“血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“血液”,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。二是指与“气”同在的运行载体,中医有句话叫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推动血的运行,血濡养气的充盛。
气血不足的十个表现
1. 健忘心悸。心主血脉,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,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,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、健忘。
2. 视物昏花。“肝开窍于目”,眼睛干涩昏花、视物功能下降,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。
3. 面色萎黄。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,面色萎黄无光泽,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,少气懒言。
4. 皮肤粗糙。气血不足会导致肌肤有失濡养,表现为皮肤干燥、粗糙、发暗、发黄或没有光泽,甚至长斑。
5. 头发干枯。头发干枯、发黄开叉,掉发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。
6. 手足冰凉。手脚温热则气血充足,如果手心偏热、出汗或时常手脚冰凉,则气血不足。
7. 失眠多梦。心肝气血不足,则心不能藏神、肝不能藏魂,常表现为入睡困难,易惊易醒或多梦。
8. 月经量少。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,如果气血不足,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,甚至月经停闭。
9. 头晕耳鸣。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,若气血不足,补鞥呢上充头目,或致肾精亏虚,可见头晕耳鸣。
10. 疲倦无力。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,“血”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的物质,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故疲倦无力。
四步不出好气血
1. 调脾胃,脾胃为后天之本,为气血生化之源,所以需要重视饮食调养,保持脾胃的健康。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、山药、莲子、扁豆、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。
2. 养肝血,肝藏血,主疏泄,调气机,有助脾胃运化,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。心态平和、睡眠充足是养肝的关键
3. 食药膳。补气可食“四君子汤”,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。取人参10克、白术9克、茯苓9克、炙甘草6克,与羊肉炖食即可。
4. 远寒邪。中医认为,寒邪会让血液瘀滞,经络不畅,气血生化受阻,极易导致关节病变、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。在家要忌食寒凉、温水泡脚、勤做按摩。
PS:文章内容和图片源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告知。